首页 > 护理天地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展新时代护士风采——记云顶国际yd333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抗疫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 :2020-05-23 浏览: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护士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勇无畏的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值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云顶国际yd333护理部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宣传优秀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职业风范,让我们再次回顾云顶国际yd333援鄂医疗队的抗疫事迹。



冯凤玲 先进事迹 

1599617542661871.png 

武汉抗疫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医者的天职,感受到了祖国人民的众志成城,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的2月9日出征时的一幕幕,忘不了张院长对我的再三叮嘱,忘不了院领导、同事在微信工作群里充满鼓励与牵挂的留言,忘不了同事们为我们筹备物资收拾行囊奔波忙碌的身影,忘不了领导、同事、家人的泪湿眼眶与不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巨大力量支撑着我温暖着我啊,既使前方布满荆棘,风险重重,就是再苦再累,我们也不会后悔!

驰援武汉是使命、是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完成的任务。2月10日凌晨刚到武汉入住临时酒店,天气阴冷,酒店空调关闭,我们克服天气,饮食的困难,紧张的进行着防护培训。到达武汉的第三天我们河北医疗队接管了江岸方舱医院,每个班次6小时工作时间,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加上出舱,酒店消毒防护大概10个小时以上,厚厚的防护服下不吃不喝、这无疑是对我们的严峻挑战。2月13日凌晨两点,我们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我们内心坚定而自信。在舱内,我们南大港医疗队负责194张床位,病人最多的时候,每人负责30多人,为患者实时监测,记录各项信息、送药送饭以及治疗等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丝毫不敢懈怠,事事都要考虑周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无处不在的感染风险。在武汉,我们渐渐习惯了连续工作数小时后,休息时间仍处于待命状态,也习惯了摘下口罩脸颊、耳后的一道道勒痕、摘下手套被浸麻的双手,脱下防护服后早已湿透的衣服,疲惫不堪走出方舱医院的背影...在武汉,我们都承受着难以想像的心理压力、会因为一次的体温升高而在一天内测量体温无数次、从数据中寻求心里的平静,会因一声咳嗽而猜疑紧张,会不安,会焦虑,在工作期间我们还能互相交流安慰,出舱后回到各自的房间,不能见面、独自的承受着一切、内心油然而生的恐惧感、孤独感!在战疫的最前沿,我们相互扶持,相互信任、我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成为了生死之交的好姐妹,收获了最好的姐妹情、战友情!

战场上我们5个人团结一心,连续奋战30多个日日夜夜,被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授予了“抗疫标兵”荣誉称号。我们所在的河北省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和江岸方舱医院共同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我们同时被沧州市妇联、沧州市卫健委授予沧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这份荣誉,承载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驰援武汉抗疫,我们不只是出征的医务人员,更代表着五万家乡人民的形象,我们想让全国同胞听到南大港的声音,看到我们南医人及家乡的良好形象。我也深深懂得获得这些荣誉应该属于我们医院整个集体,没有大家做好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不可能取得这个成绩。各位领导、同事、亲人们,你们才是我心目中的真正的幕后英雄!

这段时间,我们最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感恩,感恩各级领导对我们及家人的关怀与慰问、感恩家乡人民对我们的支持、感恩我们敬爱的张院长,给予我们妈妈般事无巨细的关爱,一直的陪伴、守候、激励着我们奋战前行,感恩包户院领导及同事们对我们家庭定期上门解决各种琐事的帮助!

武汉一行,将成为我终生难忘及最美好的回忆,本次战役行动让我体会到了勇于担当与付出所带给我的幸福感、收获感、价值感!将会激励我一辈子,成为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人生的加油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全面梳理总结抗疫经验,学思知行,用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用爱与责任,尽最大力量去关心,帮助那些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王晓璐 先进事迹

1599617594896524.jpg 

当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看到国家和四川人民遭受这样大的灾难,每次看到新闻、看到那样画面,总是止不住的揪心、落泪,那时的我就想去汶川,想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那时我的心里就有一颗种子,希望在国家和人民有难时,我要做一名真正的战士,去真正的战场,想方设法的尽自己所能帮助处于危难时刻的人们,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当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当得知二级医院驰援武汉时,我主动请战报名的原因。2020年2月9日凌晨,如愿接到支援武汉入选通知并于当日下午与我院的其他4名护理姐妹一起踏上了逆行武汉的路途。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时已经2月10号凌晨了,走进机场时的一瞬间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九省通衢,这个中国最繁忙的航空国际机场,到处漆黑一片,见不到一点人影。这个世界安静的让人害怕。去往酒店的路上,每个人都在深思,没有人说话。2月13日在我们第一次顺利出舱后,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保存体力,为了提高免疫力,不爱吃的饭捏着鼻子也要吃下去,每天群里提醒大家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维生素及中药制剂。河北队305人一个人都不能倒下,沧州南大港队更不能拖后腿,这是大家共同的决心。方舱内的病人虽说是轻症病人,但是穿着这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再进行工作,面临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好在舱内病人友好、热情、他们都是把我们当做家人。一次夜班时,因为穿着防护服太闷热了,我就站在门口吹吹风,想凉快一下,一个老爹爹看到后就对我说,小姑娘不要站在这了,这样会着凉的,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呀。他们还总是说,你们不容易,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我们一定要早日康复,让你们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多么可爱的人呀。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真的好暖心,都给我带来了莫名的感动,为他们做什么都心甘情愿。这次疫情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这里,每一个医者的灵魂都受到空前的洗礼。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与祖国的距离这样近;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感觉和国家的利益结合的如此紧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自己的职业是这么崇高与神圣;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如此重大。一个人,当你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感到崇高和伟大,使命比生命更加重要。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接到通知,将于3月18日撤离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所有的患者为我们带来了草莓,送来了锦旗,感动让我们一次次落泪。来的时候,义无反顾,回的时候,恋恋不舍。武汉人民真的懂得感恩,武汉真的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最可爱的人。你只有到了湖北,到了武汉,身临其境,才会深深的感受到湖北人民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知道他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一个小城的医院里,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有时候也会遇到病人的冷眼与不屑。可是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役中,白衣战士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歌颂。作为一名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我何德何能,只是履行一名护士的职责。其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好样的。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面对灾难时都会守望相助。

我相信,多年后我会依然怀念武汉,怀念那的一点一滴,那里有我留下的足迹,那里有我挥洒的青春。我会永远保存这份珍贵的永不褪色的记忆,因为她我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与其说是我们支援武汉,不如说是武汉洗涤了我们,给了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更为生在这样强大的中国而自豪。

我深深懂得,鲜花、掌声、荣誉,一切都会归于平淡。这段武汉之行也终将成为历史,只希望以此为起点,常怀一颗谦卑感恩之心,加倍工作,不负殊荣。



董朝芳 先进事迹

1599617670674049.png 

2020年的春节与众不同,国人迎来了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武汉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医院第一梯队的我第一时间交了请战书,于2020年2月9日,我们一行五人收拾好行囊,肩负使命踏上援鄂征途。

从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开舱到休舱经历了26天的时间,到达武汉后,我们对方舱医院的情况、新冠知识、穿脱防护服进行了简单的培训,赵主任也总能及时与我们沟通,帮着我们一遍遍细化流程,进一步保障了我们的安全!我和战友们为了做到信心满满,有条不紊,爱美的我们剃掉了长发以方便工作,穿上了纸尿裤以节约防护服。舱内的我们隔离服内经常透着水珠,护目镜内经常浸湿着汗水,因为防护服的密不透风,会让我们心慌,压气,头疼,耳朵鼻子因为佩戴的口罩压红压破,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我们努力地做好每一个细节,不留任何疏漏,不给病毒可乘之机,最大限度守护大家的平安。而热情的武汉人民,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支持我们的工作,他们看到医护人员会下意识地去整理口罩,并主动与我们保持距离,他们生怕自己的疏忽会给我们带来病痛的折磨。冯队长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我们,晓璐姐的笑容总是让人心头一暖,新田和亚丽总是那么阳光,让我们之间充满了笑声!每天大家一起打气加油,互相团结协作,适应了彼此,也适应了病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强大后盾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们支持、鼓励与不竭动力。我们强大的“后方”每天都会发来关心加油的信息,“你们好吗”“有没有什么困难”“放心,家里有我们呢”“加油”……简单的话语,却饱含了对我们的担心与挂念,以前的我一提到院长,总是觉得敬畏,紧张,但是现在更多的是亲切,此时的我们于他而言,只是一群远处让人惦念担心的孩子,而他于我们而言,是深深挂念着孩子的家长,是一位让孩子们依赖的老人…“一盘棋,一条心,一股绳”,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于3月8日江岸方舱医院顺利休舱了,我既高兴,又不舍,虽然病毒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却使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没有什么英雄,因为我们只是在恪守自己的职责而已。医学这个职业它让我们比任何人都有机会接近人性的温暖,比任何人都有机会接受生命的脆弱,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坚强,这份神圣的工作就是我的信仰!如今我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感谢云顶国际yd333这些年的培养,正是南医人的这种正能量,这种勇往向前、乐于奉献的精神让我们在前线有了保护自己的更有力的铠甲!向我们曾经在一起战斗却不曾见面的战友致敬!向英雄的武汉及武汉人民致敬!向默默无闻,顶住压力给予我们支持与力量的领导同事们致敬!你们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冬已去,春已来,我们的武汉支援之行已圆满结束,我们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长,希望我们能坚守我们的执着与信仰,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走出我们不平凡的人生,拥抱我们生命中每一份美好!



张新甜 先进事迹

4_副本_副本.jpg 

2月9日凌晨1点多,正值夜班的我突然接到医院下达的通知,要求有意愿支援武汉抗疫的护理人员立即报名,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请战书,当得知自己match被院领导确定为支援湖北南大港医疗队一员的通知时,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2月10日凌晨我们到达武汉,由于入住房间紧张,我和冯队分到同一个房间,其他同志一人一间房。由于时间太晚,被告知所有人的行李和物资都无法及时送达。武汉的夜晚阴冷潮湿,床铺被子都是潮湿的。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空调关闭,我们只能和衣而睡。因为下夜班直接奔赴武汉,48小时没合眼,体力透支的我极度困乏,却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下辗转难眠。冯队长唔着我的手脚,想各种办法帮我取暖直到我慢慢的入睡。虽然第2天有些轻微感冒,但是我依旧自信乐观,因为有这样的好姐妹们和我在一起,这点小事怕什么?晚上冯队告诉我,院长得知我们的情况又失眠了,他时时刻刻心系着我们的安全。我深深记得院长给我打来电话的一句句问候,一声声关心,话语像极了爸妈叮嘱着远离自己的孩子,更像极了爸爸的训诫正直又无比温暖。

 2月14日早晨醒来,我的眼睛感到了不适,一照镜子,眼角轻微有点红肿,咨询了眼科医生和医疗队,是麦粒肿初期,由于药物紧缺,处理措施只能是热敷和口服消炎药。时间紧,任务重,我加紧持续热敷,但始终没有明显效果,眼看第2次进仓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冯队就上报了组长,经过组织周全考虑后,我被留了下来。当时心情特别失落,就像战士,在哪都要在一起,我的心里才踏实,我为此自责,感到惭愧,冯队一直鼓励安慰着我,要听从组织安排。在我焦急的等待中,他们终于在下午4点多回来了,我就像孩子等到期盼已久回家的家人,望眼欲穿。因为刚从方舱医院回来,不能接触,我们隔着距离互相守望,我泣不成声,把心里的不安和着急都释放了出来,埋怨着“你们怎么才回来?知不知道我很担心呢…”我哭了,这种煎熬的心情,此生绝对不想经历第2次。这种情愫比生命都重要,那就是生死与共。

方舱医院的患者都是轻症患者,需要我们做的专业治疗并不多,但是生活护理、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活动锻炼却一样也不能少,我们为病人发放饭菜、主动帮助患者及时联系医生,耐心跟患者朋友聊天谈心,让每位患者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让每一位忧心焦虑的患者开心、让每一位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最大动力。患者的一句句谢谢,感谢你们、你们辛苦啦,会让我忘记防护服及护目镜带来的所有不适,亲身经历永远比学习或是培训更能让人刻骨铭心,曾经我们或许没有完全理解护理的真正价值,方舱医院的工作经历让我充分理解了护理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技术及知识价值上,还充分体现在服务价值和人文价值上。这段经历会让我更加由衷的敬爱热爱这份神圣的职业。

随着3月8日,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的到来,江岸方舱医院迎来了它的春天,“休舱了,我们胜利了”,本以为满载而归的我们心里却空荡荡的,既欣慰又不舍!

3月18日,家乡人民以最高礼遇迎接我们,飞机穿过拱桥,警车前方开道,警察敬礼,路人欢呼,横幅大字欢迎英雄回家,我们倍受感动,受宠若惊,热泪盈眶!我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一名90后,武汉一行,我学会了感恩与付出,学会了担当与责任,我要时刻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感恩的心立足本职岗位,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一个党员的形象,继续发扬南医人勇于担当,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院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迟亚丽 先进事迹

 1599617768230263.jpg

在武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感动,有眼泪,有高兴,有兴奋。回想刚去时的情形恍如昨天,面对未知和挑战,紧张过,激动过,迷茫过,但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我有什么理由不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前线中。2月9日凌晨接到医院通知,凌晨一点多报名参加,到六点半集合开会,中午十二点送别会,一切紧张而有序。由于是紧急集结,我们只能快速准备,甚至都没来得及与全家人告别,没有亲一下儿子。看着全院干部职工都在紧锣密鼓的为我们准备生活与工作的物资,我的内心充满着暖暖的感动与信心。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自己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没有害怕!虽然走的只有我们五个,但我们知道自己代表着的是云顶国际yd333,我们带着全院的希望,带着南医精神,带着大家抗击疫情的决心及南医人敢于挑战自己不畏艰险的勇气与仁心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到达武汉后,经过两天的紧急培训,2月13日凌晨赢来了我们的第一次进舱工作,第一次穿好防护服进入方舱医院,从清洁区穿过专用通道来到工作病区,小夜班的护士看到我们,热情的打着招呼,虽然全副武装,大家不知道彼此是谁,但这身防护服是我们彼此如战友般爱的标记,一对一地详细交班后,一句加油!我们送走了小夜班的战友。那时的我不敢大声说话,也迈不开步伐,走路只能亦步亦趋,工作不到一会儿,护目镜上就满是雾气,不透气的防护服经常会闷的我一身汗。种种的不舒适,导致长时间的工作后耳朵痛,护目镜压的头疼,缺氧造成呼吸不畅,恶心不已。慢慢的病人已经住满,我们也适应了工作,巡视病房,解决一些生活情况,饮食,还要不停的安抚病人,让他们减少恐惧,用我们的专业和病人的信心一起打赢这场战争。

还记得那个小夜班,在像往常一样完成交接后进行病房巡视。走到A3区的时候听到了哭声,顺着声音走过去,看见一位老奶奶一边哭一边再打电话。武汉话我也听不懂,速度又特别快,只能通过旁边的小妹妹给我翻译。原来奶奶的老伴今天晚上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无效死亡了。老两口相依为命,儿女都不在身边,两个人住在那种筒子楼里,生活也比较艰苦。由于新冠肺炎发生的突然,确诊后老两口就被分开安置,奶奶出来的急,来到方舱穿的衣服还是爷爷的。没想到成了最后的念想。奶奶时刻担心着爷爷的病情,却不能守在身边,就连离开老两口都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也没想到,这一分开却成了一世。作为旁观者,我能体会到那种生离死别的心情与悲痛,我知道在死亡面前,所有的安慰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能做的也只能是给予奶奶心理疏导还有工作期间的陪伴与关爱。一场疫情让我们失去很多,同时也让我们得到很多,身在异乡的我们得到了武汉人民亲人般的感恩与关爱,得到了同事战友团结一心肩并肩抗疫的姐妹情、战友情,感受到了博爱、大爱的深刻含义。这都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感动与泪水天天都在发生,这一次参加支援湖北的经历,成为我一生最珍贵的经历,如今我们也回归各科室,我们将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抗疫精神,继续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