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动态

【病例分享】屁股上长了个小“疖子” 竟然引起致死率极高的"坏死性筋膜炎"

发布时间 :2022-10-15 浏览:

近日,一名32岁男患者金某(化名),因臀部肿胀、伴随发热疼痛的现象,以为是疖子,便自行购买药物进行治疗,不仅没有好转,疼痛也越来越重,这可非同小可,便立马来到云顶国际yd333肛肠科就诊。

外科主治医师田炳森为患者查体后发现臀部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感染的现象,原来他得的根本不是疖子,而是肛周感染引起来的坏死性筋膜炎!由于情况已十分危急,为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医生在最短时间为病人安排了“清创切开引流术”,让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1667802657177.png
术中可见臀部多个开口,窦道间互相连通,腔内大量分泌物,探查发现不侵犯肛管直肠随后切开脓腔,切除坏死组织,探查脓腔务求不留死腔,刮匙反复搔刮坏死组织。为了引流通畅,在切口与切口之间做了挂皮筋处理。术后给予静脉点滴消炎药及对症治疗,每日冲洗、换药。经过治疗,患者臀部红肿消退,分泌物减少,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

1667802690105939.png1667802722753056.png

一、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又称“食肉菌”感染,顾名思义,“食肉菌”专“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清除,细菌会从内部将患者“吃掉”,因此情况严重者还会散发腥臭、恶臭气味,是一种发生在肛周、会阴部、臀部、腹股沟等软组织和筋膜组织以急性坏死为特征的“爆发性感染性疾病”。

与链球菌坏死不同,该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需氧菌,引起感染组织广泛性地炎症充血、水肿,继而皮肤和皮下的小血管网发生炎性栓塞,组织营养障碍,导致皮肤缺血性坑道样坏死,甚至发生环行坏死,但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

该病还拥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的特点,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如何治疗“坏死性筋膜炎” 

手术:一旦明确诊断,必须尽早手术,广泛切开,清创引流,减轻毒素吸收,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方法。清创必须彻底,应尽可能清除坏死腐烂组织。清创后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等反复冲洗创面。

药物和支持治疗:本病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在确诊后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用药,还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等,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休克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坏死性筋膜炎

1、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2、积极治疗原发的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皮肤损伤;

3、 预防外伤的发生,皮肤创伤时要及时清除污染物,消毒创口;

4、 健康饮食,多喝开水,少吃辛辣的食物;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6、 控制体重和血糖,高血糖和肥胖以及免疫状态的低下都是易感因素;

7、出现肛门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1667802793237.png
咨询地址:云顶国际yd333门诊楼一楼肛肠科

田炳森简介:肛肠外科主治医师,先后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进修学习,擅长各种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结直肠息肉、炎性肠病及肠道肿瘤等